top of page

產業化迎來曙光鈣鈦礦投資風口何在? 真空鍍膜設備或許為關鍵

作家相片: LJ ChenLJ Chen

隨著太陽能產業的蓬勃發展,鈣鈦礦成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根據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報導,截至2月20日,大陸已有14家企業宣佈已經投資建設鈣鈦礦產業鏈。這14家企業分別是協鑫光電、纖鈉光電、極電光能、合特光電、眾能光電、仁爍光能、無限光能、萬度光能、大正微納、鑫磊鑫半導體、奧聯光能、寶馨科技、光晶能源、脈絡能源。其中,只有6家企業進入了小試/中試環節,它們分別是協鑫光電、纖鈉光電、極電光能、仁爍光能、大正微納、光晶能源。僅有協鑫光電、纖鈉光電、極電光能這三家企業進入了100MW級別的中試環節,而仁爍光能、大正微納、光晶能源目前只具備10MW、50MW和10MW級別的小試線產能。由10MW級別的小試環節進步到100MW級別的中試環節,標誌著鈣鈦礦產業化邁入了一個關鍵節點。,有產業投資人士認為,GW級別產線建設即將到來,意味著鈣鈦礦產業化迎來曙光,針對鈣鈦礦的投資已經具備了成本回報的可能。



綜合各家券商機構的觀點來看,鈣鈦礦的投資方向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組件端,針對個別企業的投資;二類是材料設備端,針對鈣鈦礦產品原料、設備等領域投資。


從產業角度來看,目前大陸真正取得產業化實質性進展的鈣鈦礦企業都還沒有上市,部分光伏大廠的研發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因此,從理論上說,目前二級市場手上真正的鈣鈦礦概念企業目前並不存在。


然而,企業界人士表示,在某些設備投資環節,鈣鈦礦可能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鈣鈦礦設備分佈在三大領域:真空鍍膜設備、激光設備、封裝設備。後兩者大陸目前技術都已成熟且已可實現自主可控,但對於真空鍍膜設備,主要是真空鍍膜環節中使用到的溶液塗佈環節設備,目前國產的和進口的質量差距還比較大。

其中台灣勤友光電公已順利完成鈣鈦礦太陽能領導公司真空鍍膜設備的競標項目。該公司所開發的三腔複合式PVD設備是全球第一款能成功完成米級(2m*1m) 試產線真空鍍膜的設備,且符合鈣鈦礦鍍膜需求,可應用於電子傳輸層、電洞傳輸層、背電極、透明導電膜等多種場合。此設備具有低溫、低離子轟擊等特點,能夠大幅降低設備投資,加速學習曲線,提高開發過程效率和彈性。此外,勤友光電還開發了全球第一款ST複合設備,用於鈍化鈣鈦礦層,使其表面未氧化之官能基進行結合,使配位平衡,讓鈣鈦礦層趨於穩定。另外, 勤友光電與台灣鈣鈦礦科技(台鈣科)攜手合作建立全台首條完整鈣鈦礦實驗線, 製程技術發展迅速,值得關注與留意。



參考文獻: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