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水化學在鈣鈦礦太陽能產業的最新進展
積水化學工業(SEKISUI Chemical)近日宣布其在鈣鈦礦太陽能產業化方面的重大進展,該公司計劃於2025年開始量產輕量化、柔性鈣鈦礦太陽電池,這一決策將對日本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積水化學的最新計劃、技術優勢、合作夥伴關係及未來展望。
鈣鈦礦太陽能的潛力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輕薄、柔韌及高效率的特點受到廣泛關注。與傳統的矽基太陽電池相比,鈣鈦礦材料具有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和更低的生產成本,這使得其在未來的能源市場中具備競爭力。然而,該技術仍面臨耐久性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積水化學利用其在封裝技術、薄膜製造及材料科學方面的專長,致力於克服這些挑戰。根據最新報導,該公司已成功開發出發電效率達15.0%的薄膜型鈣鈦礦太陽電池,並確認其在戶外環境下的耐久性可達十年。
量產計劃與設備投資
在2024年12月26日的董事會上,積水化學決定啟動鈣鈦礦太陽電池的量產計劃。該計劃將依托於大阪府堺市的一個新設立公司—積水太陽能薄膜公司(SEKISUI Solar Film Co., Ltd.),專注於鈣鈦礦太陽電池的設計、製造及銷售。鈣鈦礦太陽能工廠將接續使用原夏普公司總部的大樓、供電設備、冷卻設備等硬體裝置。
製程端,積水化學選擇的製造工藝30公分寬度的捲對捲製程,初期目標是到2027年實現100MW的生產能力,最終目標是到2030年建設GW級別的生產線,屆時年生產電池之發電量將相當於一座核電廠。在這項量產計劃中,積水化學將投資約3,100億日圓大規模生產下一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這項重大的投資案中,積水化學獲得了日本經濟產業省支持的GX供應鏈建設項目資金,補貼約1,600億日元 (即總投資額的50%)。這將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並擴大生產能力。
合作夥伴關係與實證實驗
為了推進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的實用化,積水化學與三菱UFJ銀行達成合作協議,在三菱UFJ銀行大井分行(東京品川區)和MUFG全球學習中心(橫濱西區)進行實證實驗。這些實驗將評估薄膜型鈣鈦礦太陽電池在不同環境下的性能,包括耐久性和發電效果。這一合作不僅有助於提升社會對新型太陽電池的認知,也為未來在商業和公共設施中的應用鋪平了道路。三菱UFJ銀行希望通過這些實驗加強自身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承諾,並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
未來展望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積水化學在鈣鈦礦太陽能領域的努力顯示出其成為市場領導者的潛力。該公司的技術創新和量產計劃不僅將推動自身業務增長,也將為日本乃至全球的能源轉型做出貢獻。根據經濟產業省的目標,到2040年,日本希望導入20GW級別的鈣鈦礦太陽能技術。積水化學正是這一願景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其未來幾年的發展動向值得關注。
資料來源:
近期熱門文章: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