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球鈣鈦礦「效率里程碑」雙響炮!大面積與迷你模組雙線推進,BIPV與輕量化受矚目

  • Sammi Chiu
  • 4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雙線推進,中國衝應用;美國穩標準,BIPV雙結並進,中國SolaEon對外公布0.72m²單結模組穩態25.27%創新高;美國CubicPV與NREL達成24.0%迷你模組公證紀錄,兩路徑同指量產化驗證與標準化量測。


圖/SolaEon
圖/SolaEon

中國 SolaEon 對外公布0.72 平方公尺單結鈣鈦礦模組,穩態效率 25.27%、反向效率更達 25.47%,並標示由中國國家計量院(NIM)測試;若以官方說法成立,將是全球首個突破 25% 門檻的大面積鈣鈦礦模組


圖/NREL
圖/NREL

另一端,美國 CubicPV × NREL 的聯合團隊在 7 月公布鈣鈦礦迷你模組達到24.0% 公證效率,也是該類別由美國團隊首度摘下世界紀錄。此紀錄由 NREL 官方新聞與多家媒體同步披露,並提到相關數據將納入《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半年更新的效率表中,具有可查驗的公信力。


大面積 vs. 迷你模組:兩條效率賽道的「可複製性」焦點


SolaEon 的 25.27% 亮點,在於樣品面積達 0.72m²,屬於接近商用面板的模組級範疇,若測試口徑與環境條件嚴謹,對BIPV、輕量化屋頂與移動載具等應用具指標意義。該公司過去也提到其 200MW 試產線模組通過相關IEC與RoHS合規,顯示其正把效率與產品化規範結合,試圖縮短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落差。不過,外界仍會關注其封裝可靠度、戶外耐候衰退曲線與第三方長期數據。


相較之下,CubicPV×NREL 的 24.0% 屬於迷你模組(minimodule)類別,強項在於材料與堆疊可控、量測與公證路徑成熟,能快速迭代結構與製程,再往上推進至更大面積。NREL 也強調該結果具可重現性,且納入美國能源部支持架構;對後續矽疊層的上層設計與工業導入驗證有直接參考價值。


效率數字以外:誰能把「量測」與「穩定性」站穩


效率紀錄本身是里程碑,但口徑與耐久才是能否轉化為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以 SolaEon 的對外資訊來看,穩態(stabilized)與反掃(reverse-scan)兩個數字都有披露,這是近年鈣鈦礦界避免單一正掃高估的做法;而 NIM 參與測試補上第三方色彩。不過,業界仍期待看到獨立測試機構的完整報告、環境條件與測試方法細節,以便與其他研究或企業數據做橫向比較。


在美國的迷你模組紀錄方面,NREL 官方新聞與 pv magazine 的後續報導,清楚說明該紀錄係公證效率(certified),並點名上一版效率表的對照值與更新節奏,使其在學研與產業端更易被引用;同時也讓投資方與客戶理解:迷你模組是走向大面積前的必要門檻,但仍需在均勻性、串並聯損失、封裝與熱管理上做跨尺度驗證。


從紀錄到產業:量產化要素與風險


ree

若把兩則訊息放入產業座標:

上游材料與薄膜品質:要把 0.72m² 的效率維持在 25% 等級,對均勻塗佈、晶粒與缺陷密度、載流子擴散長度都提出高門檻要求;這也意味著設備與配方需做到高良率重複而非只是一錠樣品。


量測與標準:CubicPV×NREL 的做法強調公證與可重現性,可望成為未來投標、融資與技術授權談判的共同語言。歐洲中試線的訊息亦顯示,整合式穩定化與 EL 量測平台正被導入,以縮短從研發到量產的迭代周期。


可靠度與系統端風險:近期美國研究也提醒,微米級針孔在反向偏壓下會誘發失效,這對鈣鈦礦模組的旁路設計、遮蔭工況測試與熱點管理提出新規格要求,避免效率漂亮但壽命打折。


全球視角:中國衝大面積,美國穩公證鏈


綜合觀察,中國路線正在以大面積模組效率與快速中試為主軸,嘗試在輕量化與新場景取得先發;美國路線則依托 NREL 的量測與標準,持續把迷你模組與公證流程推向成熟。兩者其實是互補:前者證明產業化規模與應用想像,後者穩住學研可信度與可複製性。對投資人與下游客戶而言,當兩路徑在封裝韌性、熱機耦合退化與戶外實證上逐步交集,才是真正進入擴產決策視窗的時間點。 10月活動預告: 2025 Energy Taiwan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ree

📆 時間:

  • 10月29日-10月30日  10:00-17:00

  • 10月31日 10:00-16:00

📍 地點:南港展覽館1館

📌攤位號碼:K0310


🔗 最新資訊:請加入官方Line

ree

近期熱門文章:

留言


bottom of page